日前,合创资本投资总监赵律出席“2018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论坛”表示,在国家政策驱动引导下,中国康复行业前景犹如星辰大海,但无法产业化终究只是做“慈善”,良好的商业化模式才是康复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。
赵律,合创资本投资总监。曾任职Toshiba、蓝韵和迈瑞等公司的研发、产品经理相关岗位。2015年加入合创团队,聚焦IVD、精准医疗、高值耗材和康复领域投资,典型投资案例包括海格德、华迈兴微、库珀科技、紫薇帝星、佰辰医疗等。
以下为演讲摘录——
康复市场为啥兴起?
中国康复市场一直就存在,但近年来兴起缘于两个背景:
第一、国家面临老龄化的挑战,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大特征,成为不可回避的挑战。今天的日本和台湾大概就是中国十年之后的景象,未来三十年,中国将面临靠五分之一人口养活五分之四人口的困境。同时,人老病多必然发生,失能、失智、慢性病患者数量将逐年递增。老龄化挑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,所以国家已出台一系列引导政策。
第二、康复水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,随着社会财富积累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,无论是社会,还是个人都开始关注有康复需求的群体,这是康复市场实现产业化的基础。
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是国家战略,躲不开,必须要面对,但是怎么办?答案是不知道,起码还要摸索很多年;总结台湾或是日本经验,也是两条:第一、不能照搬日本或是台湾模式,部分借鉴或是不借鉴,走创新之路;第二、费用部分靠政府,但是不能全部靠政府,另外一部分必须要走商业化和市场化道路。
如果康复患者仅靠政策支持和资助,做“康复”就无异于做“慈善”,长此以往,康复医疗机构将无法提供高质量服务,市场将难以为继;同时,政府资助的经费来源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,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——年轻人呈减少趋势,所以政府资助无法长期持续。
应对老龄化是挑战,但也蕴藏着投资机会。虽然国家出台政策引导,支持企业和资本在康复市场上探索,但对于投资,要分辨清楚哪些是真正的商业化和市场化需求,而不是一把抓。抓得好的是机会,抓不好的可能是“鸡肋”。
谁为“康复”买单?
对于康复投资,由于康复市场服务的群体是失能、失智、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,市场投资也必然面临诸多挑战,主要在于:
1、服务群体庞大(2015年数据)
a) 老年人口:65岁以上老人超过10%;
b) 失能4000万,完全失能过千万;
c) 残疾人:9000万 ;
d) 慢性病患者:3亿 。
2、支付困难
客户群体多数支付能力不足,为康复产品和服务买单的往往不是患者本人,这点往往被创业团队所忽略。国家在逐步扩大康复类医保范围,就是在逐步解决支付问题,但毕竟十分有限,而且还处于康复基本面需求层级。
3、利润不高
康复行业天然跟慈善相关,这不是一个可以和IVD等领域相媲美利润的领域,投资或是立志在康复行业创业的人必须明白。
广义的康复市场可分为“康复”和”恢复”患者两类。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,后者经过治疗,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,持续为社会提供价值,这类患者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;而前者则已经全部或是部分丧失重新工作能力,本身不具备充分的支付能力,需要家属或社会来“买单”。
我认为,相比较针对“康复”患者的产品和服务,可能针对 “恢复”患者的市场更具有投资意义。因为“恢复”更多是指向慢性病患者,未来会向“康复”患者转化,资本的介入有助于延缓这部分群体向“康复”患者转化的时间。
康复市场投啥?
结合康复市场的特点和挑战,康复领域有如下值得关注的投资热点:慢性病管理,康复医院(骨科康复、神经康复、精神康复等),智能辅具。
慢性病管理:这个部分跟老龄化联系最为紧密,而且很大一部分是要转化为“康复”的患者,所以历来是投资的热点。慢病管理目前的难点在于动态连续的监测和可依从性之间的矛盾,支付方面反而问题不大。
康复医院:关注失能,更要专注失智。对于失能患者,家人还可以部分承担;而失智部分,专业护理性较强,对家庭和社会的困扰很大。康宁医院能在香港上市,足以说明这是被实践验证了商业模式,可以同类挖掘投资。
智能辅具:康复市场里面有“两个缺“。第一、缺年轻人,未来5个人中,只有一个是年轻人;第二、缺专业的康复技师。所以,智能辅具只要能部分解决这两个“缺”,就有巨大社会价值。
如何判断投资机会?
合创资本在康复领域的投资实践主要聚焦于慢性病管理部分,以减少或是延缓慢性病向“康复”类患者转变。合创资本的投资逻辑在于重点关注:
项目本身是否有具体的临床使用场景?
是否有清晰的商业模式?
目标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?
是否有足够高的技术或是商业门槛?
根据上述判断逻辑,合创投资了部分与康复相关的企业,包括——
海格德生物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提前预警。心血管疾病最大的痛点是无法预测发病时间,一旦发病则非常危险,海格德通过IVD指标,能够提前诊断,预防风险。目前,海格德已和美年、慈铭、爱康国宾等体检机构合作,解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梗脑梗突发的问题。
怡和嘉业则以“帮助家庭应对呼吸慢病”为使命,开创性地融入了血氧监测和治疗数据远程监测功能,并为无创呼吸机用户创建了国内首家专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平台。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诸如打鼾之类的呼吸问题实际上慢性病的开始,怡和嘉业通过家用呼吸机和健康平台,能够从呼吸开始,做好呼吸类慢性病管理。
凭借多年的产业背景和对技术的认知,合创资本还投资了两家与慢性病管理相关的生物传感器项目。
GluSense是以色列公司,创造了世界首创全植入连续血糖监测医疗级传感器。一般的植入性血糖检测仪,大概每三天或是七天便需要更新一次,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负担,依从性也不好。而GluSense产品则将植入时间延长至半年植入一次,解决了动态连续的问题,依从性也得到极大的改善。
ChroniSense Medical则是在手环、手表中内置检测呼吸系统、心脑血管八大指标的生物传感器,用以实时监控慢性病患者的体征变化。通过实时监控,80%的疾病可以通过提前预警实现预防。
总体来说,合创对康复领域的投资是高度关注,重点研究,谨慎投资。